专家谈降低物流成本 深化物流降本增效

物流业具有从业人员多、服务产业广、融合消费深的特点,是做好“六稳”、落实“六保”的关键领域。尤其是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,对稳定物流成本、提升物流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从当前全国经济运行情况来看,虽然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,但疫情对消费、投资和生产的强烈冲击仍处于消化期。加上疫情在全球广泛扩散,造成跨境贸易停摆、金融期货动荡、国际物流人流受阻,重创了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,在经济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之外又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。

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、战略性产业。《实施意见》的出台,将为物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注入新动力、指明新方向。一方面,能够加快稳定国际物流市场,有效缓解当前国际货运价格上涨、服务效率下降的困境。另一方面,通过降本的传导机制,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物流成本,能够为实体经济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营造空间,以“新供给”挖潜“新需求”,壮大国内市场。

交通运输是物流业的基础环节和重要载体。近年来,交通运输行业将降低物流成本作为重点工作推进,从结构性成本、制度性成本、管理性成本、技术性成本、服务性成本多个维度多措并举,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降低物流成本取得了积极成效。《实施意见》的出台,既是交通运输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工作的延续和深化,也是交通强国建设开启后,构建“全球123快货物流圈”、促进“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”的务实举措,践行“先行官”的历史使命。

此外,我国物流业发展长期受到市场“散、小”格局的约束,全国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占比不足0.2%。在疫情冲击下,尽管物流业出现了优胜劣汰的正向调整,但“微利求存”“散小为主”的客观特征使得物流业稳定发展的动力不足。《实施意见》的出台,为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,切切实实为企业减负降本,不仅有利于社会就业稳定,也加速推动物流市场整合、转型。